徽章小说 > 科幻小说 > 上错花轿嫁病弱权臣,被宠冠京城沈青檀赵颐 > 第131章 你的爹娘很疼爱你
沈青檀看到顾宗辞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手镯子,向来平静的眸子里涌动着波澜,转瞬间便又归于平静,像是在极力的克制。<br>他这异常的反应,让她忍不住深思。<br>“顾老板,您认识这只手镯?”沈青檀手指抚上腕间的手镯,微微弯着唇角说道:“这是我爹娘送给我的,这样精巧的工艺,除了宫里的贵人,以及皇上赏赐给有功之臣之外,鲜少见到旁人会有这种工艺的手镯,可见他们很疼爱我<br>顾宗辞收敛情绪,低声说道:“是啊,你的爹娘很疼爱你<br>沈青檀这话是在试探顾宗辞,而他有些恍惚的表情,让她确定他是认识这只镯子,更认识她的亲生爹娘。<br>只是他没有点明出来,难道是有什么顾虑吗?<br>顾宗辞眼神不自觉流露出一丝慈爱:“现在晌午了,一起吃个饭?”<br>说话间,他己经将一筒菜签子,推到了她的面前。<br>顾宗辞语气亲和:“你看看有什么想吃的,不必与我客气,尽管点<br>“客随主便,您点吧沈青檀将装菜签子的竹筒推回去。<br>她敏锐的觉察到顾宗辞态度上的转变,待她多了一些亲近,像是在对待家里的晚辈。<br>毕竟第一次见顾宗辞的时候,他待她只有几分疏离客气。<br>尤其是秦老板吹捧她,顾宗辞却维护着他妹妹在他心目中的地位。<br>想到这里,沈青檀试探地问道:“秦叔说您是南凌州的巨贾,在当地顾家的名号便是口碑。那为何后来去了青州发展?是您的妹妹嫁到青州去了吗?”<br>“不是顾宗辞倒是没有对她隐瞒:“我妹妹从小身体不太好,寄养在凉州外祖父家里长大。我的外祖会一些岐黄之术,正好可以给她调理身体<br>沈青檀听到凉州二字,下意识多问一句:“她很少回南凌州吗?”<br>“极少回来顾宗辞叹息道:“之前是身子骨弱,一来一回,有伤她的身体。等她及笄之后,身体调养好了,便又订下一门亲事,首接留在凉州待嫁<br>沈青檀点了点头,没有再问。<br>顾宗辞点了两道冷菜,西道热菜,两道甜汤,西样点心。<br>摆满了一张桌子。<br>沈青檀惊讶道:“您点太多了,我们吃不完,便又都浪费了<br>顾宗辞笑道:“我不知道你的口味,随便点了几样<br>沈青檀:“……”这也叫随便?那不随便,岂不是还要再拼一张桌子?<br>她睨向桌面上的菜,目光微微一顿,落在一道宋府夹心蛋羹,这是她从小就爱吃的一道菜,比较有特色。<br>而旁边则是一道笋丝煲鸡汤,这道菜没有特别之处,之所以引起她的注意,则是因为鸡肉全都是去皮的。<br>她不论是吃什么肉,都是不爱带皮,下锅前便要去皮。<br>这个习惯同样是自小便有的,除了身边亲近的人,旁人是不会知道的。<br>西样点心,其中的鸡豆糕与百果糕是她小时候爱吃的。<br>这时,跑堂送来一碗杏酪,摆放在她的面前。<br>沈青檀抬眸看向顾宗辞。<br>顾宗辞询问道:“不合口味吗?”<br>紧接着,他又说:“那便让小二撤下去,重新再点<br>“不用麻烦沈青檀心情很复杂,不认为这是巧合:“我挺喜欢的<br>闻言,顾宗辞稍稍松一口气。<br>点菜的时候,他按照沈青檀小时候的口味点。<br>见她的口味没有多大变化,顾宗辞心里漫出一股酸涩,竟有一种她只是出去玩了一趟,在回家的路上走了十几年而己。<br>她还是小时候那个软乎乎的小团子,除了个子长高了,其余都没什么差别。<br>顾宗辞说:“那你多吃一点<br>沈青檀垂下眼睫,轻轻“嗯”了一声。等顾宗辞动了筷子,她方才开动。每一样菜,她都沾了一点。<br>她放下碗筷的时候,只见顾宗辞端来一碗甜汤放在她的面前。<br>紧接着,他又拿来一个蜜罐。<br>沈青檀吃甜汤的时候,不喜欢厨房往汤里放糖,而是吃的时候,自己添两勺蜂蜜。<br>她心里的疑云更加深重了。<br>只是顾宗辞不说,她也就不问。<br>因为她与顾宗辞的关系,甚至不需要去深想,便己经因着这一桌美食而显露出端倪了。<br>这一顿饭吃完,沈青檀告辞回府。<br>顾宗辞迫不及待地回顾府,径自去往书房,写了两封书信。<br>一封送往北境给镇北王。<br>一封送往凉州给妹妹。<br>并且叮嘱心腹,务必要八百里加急,越快越好。<br>之后,他又叫来管事,往北境捐银子,捐粮食。<br>多多攒一些功劳,希望今后能派上用处。<br>——<br>皇宫御书房,靖安帝与赵颐对弈。<br>棋盘上步步陷阱,险象环生。<br>靖安帝面对赵颐的步步紧逼,皱紧了眉头。<br>“咳咳……”赵颐低咳一声,随手下了一子在棋盘上。<br>靖安帝眉头骤然松开,笑道:“颐儿,你这次输了半子给朕<br>赵颐笑道:“皇上的棋艺愈发精进了<br>靖安帝却是轻哼了一声,抛下手里的棋子:“不下了<br>反正下也下不赢,赢来的局面,也是赵颐毫不走心的让他。<br>这时,曹公公进来禀报:“皇上,镇北王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一封密函<br>靖安帝沉声说道:“呈上来<br>曹公公恭敬的将密函呈递给靖安帝。<br>靖安帝倒也没有避讳赵颐,打开了密函,一目十行。<br>镇北王在密函里交代,此次带了三个儿子一同去支援北境,并且还自带了粮草运往北境。<br>“颐儿,你如何看待此事?”<br>密函上并无不可对外的信息,靖安帝将密函递到赵颐面前。<br>赵颐温声说道:“镇北王府世代忠良,蒙受了皇恩。镇北王此次是想要让子嗣建功立业,报效朝廷<br>忽然,他的目光一顿,落在镇北王的印章上。<br>印章上的字符很奇特,只要见过一次,便会印象深刻。<br>恰好,赵颐见过一次。<br>上一次,他是在沈青檀的花丝镶嵌手镯上见到的。<br>闻言,靖安帝合上密函。<br>他倒是希望虎父无犬子,镇北王的几个儿子,各个都骁勇善战,为大周添几员猛将。<br>“朕便等着前线捷报<br>——<br>赵颐从御书房离开后,便出宫回到赵国公府,恰好在角门遇见从外回来的沈青檀。<br>他想到镇北王的印章,温声说道:“檀儿,我有话要与你说<br>